在西單附近大名鼎鼎,排隊排出天際的宜賓招待所不遠處,還有一個低調(diào)的駐京辦餐廳——寧波駐京辦。比起宜賓招待所的喧囂,在胡同深處的它,顯得安靜了許多。雖然不如宜賓招待所出名,但它的口碑也很不錯。我們?nèi)サ臅r候正趕上下午5點開餐,不用排隊,直接去了餐廳。既然來的是寧波餐廳,那必須嘗嘗他們的特色菜,因此這次選擇的幾道菜可以算是在寧波最常見的菜色。寧波人喜歡吃鱔魚也擅于處理鱔魚。每年5-8月,是野黃鱔上市的季節(jié),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鱔魚最鮮美的季節(jié)。與其他地方常見的火爆鱔段或紅燒鱔魚段不同,江浙地區(qū)喜歡吃鱔絲,寧式鱔糊用的就是鱔魚絲。既然叫鱔糊,從它的名字就透露出它那種勾了芡濕濕嗒嗒,黏黏糊糊的樣子。寧波駐京辦的寧式鱔糊一上來立刻能聞到一股濃郁的香油味,香油味之重超過了我的想象。同時,這股香油味也蓋住了鱔魚的腥。這道菜的特色是韭菜。正趕上春韭的季節(jié),韭菜非常鮮嫩,新鮮中帶著韭菜特有的甜美。如果過了春季,韭菜味愈發(fā)濃重,對韭菜特殊的氣味比較敏感的朋友,需要考量一下再點這道菜。當然,如果你不喜歡吃姜,那也要小心夾菜,總有姜絲會偽裝成鱔魚絲,姜味一下子沖破你的天靈蓋。這道菜叫寧式鱔糊,鱔魚應(yīng)該是重點,但菜里的鱔魚卻并不算多,鱔魚的味道完全被香油和韭菜蓋過,如果有幸,偶爾吃到大塊的鱔絲,依然能感受到鱔魚濃烈的土腥味兒。另外這道菜還有個神奇的地方:它入口很咸但吃著吃著又覺得不咸了……至于為何會這樣,我百思不得其解,或許因為只有外面那一層糊是咸的?不管怎樣,寧式鱔糊這道嘗鮮菜建議春天來吃,春韭確實鮮美,然后記得趁熱吃,冷了容易腥膩。腐皮包黃魚,也有人叫腐皮黃魚包,算是黃魚的特色吃法。這道菜也是網(wǎng)友推薦第一名。常見的黃魚烹飪方法,是整條魚直接烹飪或切成段烹飪。而腐皮包黃魚則是把黃魚肉剔下來,弄成魚肉糜,再把魚肉糜裹進腐皮里去炸。它的外形整體看起來像魚卷。包裹著魚肉糜的腐皮炸得很脆,但略油。魚肉帶有咸味,不腥,不過也吃不出魚肉本來應(yīng)有的鮮味。與魚卷一同上來的還有一碟由辣椒粉、鹽、麻椒粉等調(diào)制而成的蘸料。對于這個蘸料,大家一致的評價就是“不要蘸它!不要蘸它!不要蘸它!”魚卷因為本身自帶鹽味,咸度已經(jīng)足夠,再配上這碟咸咸的蘸料,那簡直就是咸上加咸,鈉含量仿佛在頃刻間超標。雪菜蠶豆瓣這道菜,可以看做是寧波特產(chǎn)的強強聯(lián)合。從食材上來看,雪菜和蠶豆都是寧波的特產(chǎn)。雪菜也叫雪里蕻,為芥菜類的一個變種,蒸、拌、煮、炒、燉均可。寧波的鄞州區(qū)是出名的雪菜之鄉(xiāng),種植和腌制雪菜已經(jīng)有1000多年歷史了,而寧波市下的慈溪則盛產(chǎn)蠶豆。三四月的青蠶豆,無論炒還是煮都非常香甜。寧波駐京辦這一道雪菜蠶豆,蠶豆新鮮且嫩,蠶豆的味道很重。但豆的大小不一,有的蠶豆特別小,不知道是為了嫩所以過早的采摘了還是怎么回事。太小的蠶豆不太有新鮮蠶豆特有的香味,但口感更加綿軟。作為眾多咸菜中的一種,雪菜的特色為口感清脆,沒有大的纖維感,顏色黃亮,清香可口。這道雪菜蠶豆里的雪菜,清脆的口感和顏色都很符合,唯獨沒有清香,只能感受到咸,它并沒有給這道菜的美味程度增磚添瓦,只是一直在拉胯。關(guān)于蠶豆本身的特殊味道,有些人認為就是蠶豆味,有些人則覺得是一股臭腳丫子味,同行的飯搭子就是后者。但我們對這道菜的態(tài)度很統(tǒng)一:第一口各種嫌棄,覺得沒有什么值得一吃的地方,但不知不覺間一直在吃它,根本停不下來,非常上頭,就跟嗑瓜子行為類似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這道菜倒也是值得一試。在中國南北方的飲食里,吃年糕的地域之多,不計其數(shù)。寧波的慈城年糕在中國年糕地圖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寧波的年糕以光滑潤口、耐煮不易糊為特色,顏色多為白色。用料講究,選用優(yōu)質(zhì)的晚粳米,用水浸泡后磨成粉,去除水分至適宜的干濕程度,蒸透后整形成條狀。寧波的年糕炸、炒、煮、燉都適合,甜咸也都不挑,烹飪的方法不下數(shù)十種。因為已經(jīng)點了一道雪菜蠶豆,因此我們選擇了青蒜肉絲作為配菜的炒年糕。這道青蒜肉絲炒年糕,在今天的所有特色菜中,拔得頭籌。年糕軟糯不粘牙,被爆炒后的鑊氣包裹著,咸香濃郁。除了切成小段的青蒜,還有筍絲和肉絲,脆爽的筍絲搭配粘勁十足的年糕,極大地豐富了這道菜的口感。在“大眾點評”推薦菜top 5里看到“手工寧波湯圓”這道菜(or甜品?)時,我是略有疑問的。大部分的南方地區(qū)都吃湯圓,許多地區(qū)也有頗具特色的不同餡料的湯圓,而手工湯圓這種做法也并不少見。為什么它能進入這個榜單。直到,我了解到,湯圓最早來自于宋代的明州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寧波?;蛟S這樣的歷史,成為了它被推薦的原因。寧波湯圓的特色是以黑芝麻、豬板油、外加一點點白糖為餡料,豬板油就是豬肚子上的肥膘,湯圓整體糯而不粘。如果說寧波湯圓頂著這么個歷史傳承,應(yīng)該在各湯圓中脫穎而出,那寧波駐京辦的手工湯圓只能說讓人大失所望。雖然它確實是芝麻餡的湯圓,甚至比起一般家里的煮的湯圓,還多了幾顆桂花。在碗里也能聞到淡淡的桂花香味,但就這樣的額外加分項都沒能拯救它。湯圓是論個賣的,由于同行者里有一個碳水怪,點名自己要吃5個,還揚言5個湯圓也不夠吃。等湯圓端上來,碳水怪嘗了第一口后,果斷地說:“夠了,一口湯圓我就夠夠的了”。湯圓的皮偏硬,沒有平時常吃湯圓的那種軟糯感,餡料很甜,完全吃不出芝麻的香氣。它是不是真的手工芝麻湯圓,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的是,它肯定不如機器做的速凍芝麻湯圓。整體來說,寧波駐京辦的性價比挺高,如果不想排隊,又想嘗鮮,也不失為一個選擇,尤其推薦炒年糕。但如果選擇來這,一定要搭配米飯,因為特色菜,都是空口吃略咸的風格,而且整體表現(xiàn)平平,可能這也是它不夠火的原因吧……(*文章內(nèi)未標注出處的照片均為作者拍攝)
關(guān)注公眾號:拾黑(shiheibook)了解更多
友情鏈接:
關(guān)注數(shù)據(jù)與安全,洞悉企業(yè)級服務(wù)市場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安全、綠色軟件下載就上極速下載站:https://www.yaorank.com/